>>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播撒绿意 情系山川
2019-04-26 07:20:12   
2019-04-26 07:20:12    来源:宁夏日报

<p>  在盐池县天使特殊教育中心,郭斯贤(左一)陪孩子们一起做手工。</p><p>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p>

  在盐池县天使特殊教育中心,郭斯贤(左一)陪孩子们一起做手工。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从福建到宁夏,中间隔着2500多公里路程,郭斯贤每次往返两地,单程需要耗时3天。“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宁夏人民教会我很多,他们的包容与帮助温暖了独自在外的我。曾经,我觉得闽宁两地很远,现在,我觉得很近。”说起宁夏,来自福建漳州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郭斯贤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郭斯贤对宁夏的印象始于高中时看到的影像资料。“那时候从电视上看到的宁夏有些荒凉,戈壁滩上刮起风,就是一片沙尘。”这场景对生活在全国绿化水平最高的福建省的孩子而言,是震撼的。

  “如果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西部种树,让那里的绿色多起来,人们也能少受风沙的侵扰。”郭斯贤没想到,这样的想法在几年后就得到了实现。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16年,即将毕业的郭斯贤在了解到西部计划的号召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一拿到录取通知书便收拾起行囊。

  初到宁夏,满眼惊诧。“这里和印象中并不一样,湖泊水草丰茂,草原一望无际,虽不及沿海城市的繁华,却有着褪去了浮躁的宁静与美丽。”郭斯贤说。

  带着深深感叹,郭斯贤来到盐池县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为资源保护岗位的一名工作者。资源保护工作的范畴比较广泛,郭斯贤每月都在自然保护区内的8个管理站和20个管护点来回穿梭,督查护林员巡逻工作、检查林地情况,并监督处理乱砍乱伐和违章建筑等事项,风雨无阻。

  身体上的劳累和生活上的不适不难克服,最让他“费神”的还是工作。宁夏自2003年实施封山禁牧以来,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大部分草原生态得到恢复,环境明显改善。但由于哈巴湖地区农牧业发展悠久,要转变当地农户的传统思想观念并不容易。郭斯贤和同事不断探索如何实现让当地农民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途径,通过发展蔬菜大棚种植、羊只暖棚圈养、特色作物栽培等技术,让农户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与此同时,他还努力发展农民成为护林员,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能吃苦、肯动脑的郭斯贤用踏实勤奋的表现获得了同事的赞扬,渐渐地,这个有着浓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也成了大家的好朋友。

  工作之余,郭斯贤还将精力放在了志愿活动方面。“阳光五点半”是盐池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联合芙蓉社区开展的一项活动,旨在陪伴和辅导留守儿童做作业。郭斯贤组织志愿者们每天轮流陪伴留守儿童,用实际行动关爱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如今,每周一到周五下午5时30分,总会有志愿者准时等在教室,为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辅导作业,这一行动至今已持续了两年多。“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强烈的求学求知欲让我深受感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深切感受着他们的纯真善良。能为他们提供一点帮助,我感到非常开心。”郭斯贤说。

  3年服务期即将结束,今年7月,郭斯贤也将踏上归程。“在宁夏结交了很多朋友,经历了人生中的重要阶段,这些美好都将深深印在我的心里。”郭斯贤的不舍溢于言表。(记者 马越)


【编辑】:杨兆莲
【责任编辑】:杨兆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